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陝西法門寺住持寬嚴大和尚法駕佛光山 兩寺開展交流延續法情道義
2023-12-15
陝西法門寺住持寬嚴大和尚、法門寺佛學院圖書館副館長宏添法師、法門寺僧值行明法師一行3人,12月14日至佛光山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。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率眾於大雄寶殿接駕,提到2002年恭迎法門寺佛指舍利來台至佛光山時,就是供奉在大雄寶殿,如今想來,無限感念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法門寺大殿的大磬、木魚,就是當年星雲大師所贈。提到從大師1989年法駕法門寺,到2002年佛指舍利赴台,可說令諸佛歡喜,龍天擁護,成為不朽的佳話。大師的色身雖然已經離去,但其慈悲宏願,始終激勵著大家共同攜手,同登覺岸。世間種種幻化,成住壞空,唯有法情道義「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」。
寬嚴大和尚提到最近去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地交流時,有人提問「人間佛教到底是什麼」?寬嚴大和尚指出,人間佛教的核心,就是「佛教在人間」。「我們都是佛陀的追隨者、佛法的弘揚者,在行持的時候是否完整準確地演述佛陀的本懷與一乘實教,若能如此,就如同大師的種種善巧說法,隨緣接物,無不是在道中了」。
提到與上海星雲文教館「法門佛光—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暨佛指舍利赴台交流回顧影像展」,鑑真圖書館「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」,以及這次參加的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」等,寬嚴大和尚也提出他的想法。
「只要是青年學者,而且對學術懷有熱忱者,都應當成就。而非考量是否『知名』,『知名』只是一個過程」。他說,論壇形式或許可以創新,先立題讓大家暢所欲言,再做整理,之後再採論文形式發表,或許可產出更具質量的內容。
慧傳法師則提及,大師在其著作《人間佛教佛陀本懷》中,有對人間佛教的闡述,而重要的是佛教實踐在人間。若能給予青年學者暢所欲言的機會,說不定可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如同大師對於佛光山未來50年展望,提到要重視學術的發展,且不只是專家學者,而是讓有心者都有機會,逐步走上學者之路。
寬嚴大和尚也至法寶堂,體驗「佛國之旅」。並表示,佛法在根本教義不變的情況下,符合這個時代的思潮廣為宣說。過去開大座講經說法,現在則是隨機設教,更有參與感,順應時代改變,一直是重要的課題。
此次與會交流有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、堂主依照法師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和副院長妙光法師、大雄寶殿殿主永堂法師、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、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等。
寬嚴大和尚12月15日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傳燈樓會面,談及兩寺未來交流計劃及如何吸引佛教人才的問題。
心保和尚表示,兩寺之間應多見面及互動交流,唯有對佛法有體證,才能夠用現代語言去詮釋。也期許全球的佛教能夠團結,實踐六和敬的修道精神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雖然來寺院發心的人、出家的人少了,但佛教界依然需要提振精神去感召和攻克此問題。早期沒有過多的媒體宣傳,星雲大師依然憑一己之力的感召去弘揚佛法,由此可見身體力行也是弘法的關鍵。
「僧團對學術認知的提升極為迫切,期望未來能與佛光山聯辦學術論壇,開展更多的佛教與學術交流,培育和發掘更多的人才在佛教學界上去發聲,用時代語言去闡釋佛陀的智慧,把佛法的闡釋掌握在僧團的手裡,也藉此延續兩寺的法情道義。」
寬嚴大和尚亦藉此邀請心保和尚來年能率眾回到法門寺環山禮佛,與學子們共結法緣。
隨後,寬嚴大和尚一行人在慧中法師的陪同下,參訪大悲殿及佛光山叢林學院。適逢參與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「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」的學者亦一同參訪叢林學院。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全院師生以「佛教青年的歌聲」及「星雲」音聲供眾,令首次與叢林學院師生同堂的寬嚴大和尚非常感動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所謂「花無百日好」,花雖好也會凋謝,月雖好也不是常圓,勉勵佛學院學生要深入經藏、皈依三寶、發菩提心、時時擔起弘法利生的重任、時時與眾生歡喜分享佛陀歡喜與智慧的光明,以慈眼視眾生,令眾生同登彼岸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法門寺大殿的大磬、木魚,就是當年星雲大師所贈。提到從大師1989年法駕法門寺,到2002年佛指舍利赴台,可說令諸佛歡喜,龍天擁護,成為不朽的佳話。大師的色身雖然已經離去,但其慈悲宏願,始終激勵著大家共同攜手,同登覺岸。世間種種幻化,成住壞空,唯有法情道義「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」。
寬嚴大和尚提到最近去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地交流時,有人提問「人間佛教到底是什麼」?寬嚴大和尚指出,人間佛教的核心,就是「佛教在人間」。「我們都是佛陀的追隨者、佛法的弘揚者,在行持的時候是否完整準確地演述佛陀的本懷與一乘實教,若能如此,就如同大師的種種善巧說法,隨緣接物,無不是在道中了」。
提到與上海星雲文教館「法門佛光—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暨佛指舍利赴台交流回顧影像展」,鑑真圖書館「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」,以及這次參加的「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」等,寬嚴大和尚也提出他的想法。
「只要是青年學者,而且對學術懷有熱忱者,都應當成就。而非考量是否『知名』,『知名』只是一個過程」。他說,論壇形式或許可以創新,先立題讓大家暢所欲言,再做整理,之後再採論文形式發表,或許可產出更具質量的內容。
慧傳法師則提及,大師在其著作《人間佛教佛陀本懷》中,有對人間佛教的闡述,而重要的是佛教實踐在人間。若能給予青年學者暢所欲言的機會,說不定可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如同大師對於佛光山未來50年展望,提到要重視學術的發展,且不只是專家學者,而是讓有心者都有機會,逐步走上學者之路。
寬嚴大和尚也至法寶堂,體驗「佛國之旅」。並表示,佛法在根本教義不變的情況下,符合這個時代的思潮廣為宣說。過去開大座講經說法,現在則是隨機設教,更有參與感,順應時代改變,一直是重要的課題。
此次與會交流有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、堂主依照法師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和副院長妙光法師、大雄寶殿殿主永堂法師、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、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等。
寬嚴大和尚12月15日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傳燈樓會面,談及兩寺未來交流計劃及如何吸引佛教人才的問題。
心保和尚表示,兩寺之間應多見面及互動交流,唯有對佛法有體證,才能夠用現代語言去詮釋。也期許全球的佛教能夠團結,實踐六和敬的修道精神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雖然來寺院發心的人、出家的人少了,但佛教界依然需要提振精神去感召和攻克此問題。早期沒有過多的媒體宣傳,星雲大師依然憑一己之力的感召去弘揚佛法,由此可見身體力行也是弘法的關鍵。
「僧團對學術認知的提升極為迫切,期望未來能與佛光山聯辦學術論壇,開展更多的佛教與學術交流,培育和發掘更多的人才在佛教學界上去發聲,用時代語言去闡釋佛陀的智慧,把佛法的闡釋掌握在僧團的手裡,也藉此延續兩寺的法情道義。」
寬嚴大和尚亦藉此邀請心保和尚來年能率眾回到法門寺環山禮佛,與學子們共結法緣。
隨後,寬嚴大和尚一行人在慧中法師的陪同下,參訪大悲殿及佛光山叢林學院。適逢參與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「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」的學者亦一同參訪叢林學院。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全院師生以「佛教青年的歌聲」及「星雲」音聲供眾,令首次與叢林學院師生同堂的寬嚴大和尚非常感動。
寬嚴大和尚表示,所謂「花無百日好」,花雖好也會凋謝,月雖好也不是常圓,勉勵佛學院學生要深入經藏、皈依三寶、發菩提心、時時擔起弘法利生的重任、時時與眾生歡喜分享佛陀歡喜與智慧的光明,以慈眼視眾生,令眾生同登彼岸。
最新消息
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
2025-09-27新馬寺辦「SPM 華文試卷作答技巧學習營」 137準考生備戰學習
2025-09-2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395冊進駐頭份國中 弘揚三好精神
2025-09-27禪的自覺教育 從公案中悟入生活真義
2025-09-27溫暖中秋傳遞希望 澎湖更保會與海天佛剎舉辦關懷茶會
2025-09-27經王不可思議 開啟生命之光
2025-09-27多倫多佛光山心靈輔導實習場域 迎來首位實習生
2025-09-27福山寺攜手分會捐血傳愛 熱血匯聚愛心
2025-09-27佛大實習生端佳餚 感恩多倫多佛光人照顧
2025-09-27莊佳穎〈採紅菱〉展現在地關懷 獲《國家地理》雜誌台灣攝影佳作
2025-09-27
相
關
消
息